未分类

云上每年“浪费”一个团队?阿里云「降本增效」实战手册:让每一分算力都产生价值

触目惊心的“云浪费”,你中招了吗?

云计算的按需付费模式本该是成本的优化器,但缺乏精细化管理,它很容易变成资金的“漏斗”。一项报告显示,企业高达30%的云支出是浪费的——闲置的虚拟机、未被使用的存储卷、过度配置的数据库、忘记释放的公网IP…这些“沉默的成本”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吞噬着企业的利润。成本优化,不是简单地“砍预算”,而是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“精益用云”,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

阿里云「降本增效」实战手册:四大招式,拳拳到肉

第一式:洞察先于优化——用“成本中心”看清钱去哪了
如果你无法衡量,就无法管理。阿里云成本中心就像你的“云财务管家”,提供多维度、精细化的成本分析报告。

实战操作:登录成本中心,快速查看:

资源实例账单:哪个ECS实例最烧钱?是否存在24小时运行但实际只用了8小时的开发测试机?

产品分布:你的费用是主要花在计算、存储还是网络上?

资源包与券的使用情况:是否充分利用了已购买的优惠?

识别闲置资源:一键发现CPU使用率长期低于5%的实例和 unattached 的云盘。

 

第二式:弹性计算,按需取用——拒绝“死扛”固定资源
业务流量有波峰波谷,计算资源也应随之起舞。

实战操作

启用弹性伸缩:为您的应用服务器组配置弹性伸缩策略,在业务高峰(如促销日白天)自动增加实例,在低谷(如深夜)自动减少实例。预计可节省20%-30%的计算成本

拥抱Serverless:对于事件驱动的任务(如图片处理、数据ETL)、API后端等,使用函数计算,只在代码运行时计费,真正做到毫秒级计费,闲时成本为零

巧用抢占式实例:对于无状态、可中断的批处理任务(如渲染、基因分析),使用价格可能低至按量付费实例1折的抢占式实例,成本效益极高。

 

第三式:智能存储,数据分层——为冷数据安个“廉价的家”
不是所有数据都需要“五星级”存储服务。

实战操作

对象存储OSS生命周期管理:自动将超过30天未访问的文件从标准型转储到低频访问型,将超过60天的转储到归档型。存储费用可降低50%至80%

定期清理:建立制度,定期清理临时的快照、不再使用的自定义镜像和废弃的存储卷。

 

第四式:架构优化,从根源省钱——一劳永逸的智慧

实战操作

容器化与混部:通过容器服务ACK将应用容器化,结合在离线混部技术,大幅提升集群资源利用率,将服务器“压榨”到极致。

数据库优化:定期审视RDS实例的CPU/内存/存储配置,利用性能监控功能,对使用率长期过低的实例进行变配。对于读多写少的场景,使用只读实例分担压力,避免主实例过度配置。

案例分享:某在线教育平台的优化之旅
该平台通过启用弹性伸缩应对上课高峰,将非核心业务迁移至函数计算,并为用户上传的视频文件设置了OSS生命周期管理策略(热片标准存储,冷片低频存储,旧片归档存储)。经过3个月的优化,其月度云账单总体下降了35%,且未对用户体验产生任何负面影响。

优化是一场持续之旅
云成本优化不是一次性的项目,而应融入日常的运维流程。充分利用阿里云提供的工具和最佳实践,建立FinOps文化,让技术驱动财务目标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