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分类

云上省钱刺客?揪出那些让你账单「偷偷变胖」的隐藏设置

明明业务没增长,云账单却一月比一月高?你可能遇到了“云上省钱刺客”!本文将帮你揪出那些消耗预算的“元凶”,轻松省下一大笔。

很多企业上云后都会遇到一个怪现象:业务量稳定,但云账单却像体重一样,在不知不觉中“偷偷变胖”。等你发现时,已经多付了可观的一笔钱。

这些额外的费用并非来自明显的业务消耗,而是隐藏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配置和习惯里。它们就是云上的“省钱刺客”!快来一起揪出它们。

刺客一号:僵尸资源——“沉睡的资产”
这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“刺客”。它们包括:

闲置的云服务器:仅为某次测试而创建,完成后便被遗忘,仍在计费。

未挂载的云盘:云服务器已释放,但与之关联的云盘还保留着,持续产生费用。

无人使用的负载均衡弹性公网IP:绑定的服务器已删除,但这些网络资源依然存在并收费。

剿匪攻略:定期使用阿里云成本中心的“资源优化”功能进行巡检,一键识别并清理这些“僵尸资源”。

刺客二号:过度配置——“性能过剩的豪车”
给你的业务分配了远超出其实际需求的资源,就像每天开跑车去买菜。

场景:一个访问量很小的内部系统,却使用了8核16G的高配ECS;一个存储归档文件的桶,却设置了高标准存储类型。

剿匪攻略:利用云监控分析资源使用率。如果CPU长期低于10%,内存使用率不到一半,就该考虑降低配置或改用更经济的实例规格(如突发性能实例t6)。

刺客三号:存储类型错配——“用冰柜存饼干”
不同类型的云存储价格差异巨大。用高性能存储去存放低频访问的数据,无疑是巨大的浪费。

场景:将日志、备份文件等冷数据存放在标准型OSS中,成本高昂。

剿匪攻略:使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,自动将超过30天的数据从标准型OSS转储到归档型低频访问型,成本可下降60%-90%。

定期为你的云环境做一次“财务体检”,揪出这些“省钱刺客”,是FinOps成本优化的第一步。养成良好的资源管理习惯,就能轻松斩断账单“偷偷变胖”的根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