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%企业都在浪费算力:一份让CEO心痛的云成本优化指南
当上季度的云服务账单放在您的办公桌上时,那个不断攀升的数字可能让您心头一紧。但您可能不知道,这笔开支中,有相当一部分正从“投资”悄然变成“浪费”。
在数字化浪潮中,云计算已成为企业的标配。然而,缺乏精细化的管理,使得云资源浪费成为一个极其普遍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。据统计,企业购买的云资源中,平均有30%-35%被完全浪费。这意味着,您的企业可能正在为一个巨大的“成本黑洞”持续买单。
三大浪费“重灾区”,您的公司中招了吗?
“僵尸”与“幽灵”实例
“僵尸实例”:那些为某个早已结束的短期项目而创建,事后却被遗忘、持续计费的云服务器。它们如同数字世界的僵尸,空耗资源,毫无价值。
“幽灵实例”:在非工作时间(如深夜、周末),开发和测试环境仍在全速运行,而这些环境在此时段内并无人员使用。
“超大码”配置
这就像为了喝一杯牛奶而买下一整头奶牛。许多应用负载根本不需要那么高的CPU和内存配置,但出于“保险起见”的心理,技术团队往往会过度申请资源,导致大量算力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处于闲置状态。
低效的存储策略
将不常访问的“冷数据”(如历史日志、备份文件)存放在高性能、高价格的SSD云盘上,而不是迁移至成本低廉的对象存储或归档存储中,每年会浪费大量不必要的存储费用。
“止血”三策:从管控到优化
策略一:赋予财务部门“云可视性”
行动:立即启用云服务商提供的成本管理与报告工具。能够查看资源消耗的明细,精确到每一个实例、每一个项目。让浪费无处遁形。
策略二:推行“资源责任制”
行动:将云成本分摊到具体的业务部门或项目组。当成本与他们的绩效挂钩时,他们会自发地关注并优化自己的资源使用。这能将“公司的成本”转化为“自己的费用”。
策略三:采纳“弹性”与“自动化”
行动:与您的技术团队讨论,对所有非核心业务系统实施:
定时开关机:确保开发测试环境在下班后自动关闭,上班前自动开启。
自动伸缩:让系统能够根据实时负载自动调整资源数量,应对高峰,节省低谷。
从成本中心到效率引擎
优化云成本,绝非简单地削减预算,而是通过精细化管理,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这释放出来的资金,可以投入到更能驱动业务增长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中。